icon

東岳液冷技術新機遇

10/13/2025 11:16:26 AM

東岳集團 (00189) 作為中國氟硅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,其業務範圍涵蓋高分子材料(如聚四氟乙烯)、製冷劑、有機硅、二氯甲烷、PVC、燒鹼等多個領域。

 

集團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4.63億元(人民幣.下同),按年增2.79%;歸母淨利潤則大幅上升153.28%,盈利表現具彈性,遠超行業平均水平。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升9.28個百分點至29.11%,反映產品結構升級與成本控制所帶來的協同效應。

 

成本控制成效顯著

 

期內集團銷售費用、行政開支及融資成本分別按年下降7.61%、5.17%及27.65%,有效抵銷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。集團持續加強研發創新,研發投入金額為3.69億元,按年增14.87%,佔營收比重達4.94%。此外,期內經營現金流淨額達15.05億元,遠高於同期淨利潤,為未來產能擴張與技術投入提供充裕空間。

 

今年上半年,東岳集團受惠於製冷劑配額政策帶來的紅利,核心製冷劑業務實現量價齊升,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引擎。盡管含氟高分子材料及有機硅業務面對行業周期壓力,集團憑藉精細化的成本管控與產業鏈協同優勢,仍展現出良好的經營韌性。

 

期內製冷劑業務收入為22.92億元,按年增長47.69%,分部盈利達10.3億元,按年躍升209.77%,成為集團最主要的利潤增長來源。作為行業內配額領先的企業,東岳充分受惠於價格上升趨勢,加上其「製冷劑—四氟乙烯—氟聚合物」一體化產業鏈所帶來的原料循環與成本優勢,該業務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3.51個百分點至44.93%,表現優於同行。

 

甲烷及燒鹼業務受惠於燒鹼價格回升,實現收入6.36億元,按年增長23.44%;盈利為2.14億元,按年上升60.97%,成為集團第二大增長動力。該業務與製冷劑業務在氯氣等資源上實現循環利用,進一步強化成本協同效應。

 

AI爆發提升產品需求

 

含氟高分子材料業務受到新能源領域需求放緩的影響,期內收入為19.4億元,按年輕微下跌4.58%;盈利為2.59億元,按年下降14.57%。不過,集團通過聚焦電子級PTFE等高端產品,維持毛利率13.36%,突顯較強的產品升級與抗周期能力。有機硅業務則受到產能過剩的衝擊,期內收入為23.19億元,盈利為0.09億元,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,目前處於周期底部。

 

隨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發,液冷技術的滲透率正快速提升。東岳集團透過新型冷卻劑試點項目,已與內地主要伺服器廠商建立合作關係,相關產品預計於2026年實現量產,有望進軍規模達千億元的增量市場。

 

東岳在估值動量(Value Momentum)、分析員修訂(Analyst Revision)、以及動量(Price Momentum)三項量化指標中均獲得90分以上,造就在組合阿爾法(Combined Alpha)中獲得98分的高水平。加上東岳風險水平相對溫和,其90日的波動率為36.3%。若投資者看好東岳的業務發展,可訂3個月目標價為14.8港元。

 

權益披露:筆者管理之基金持有上述股票

 

馬家俊博士

時富量化金融 行政總裁

從事金融科技業多年,是香港首批量化投資策略師及量化投資組合經理,重點研究量化投資策略在金融市場上的應用,涵蓋多種不同資產類別。馬博士於香港多間大學任教量化/計量金融及風險管理學,是特許金融分析師(CFA)、專業風險管理師 (PRM)、精算師學會之專業會員(ASA), 特許工程師 (CEng)等。